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临沂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安排部署,切实做好了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强化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1月16日中心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国家省市会议精神,对中心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做了安排。会议决定尽快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相关技术组织,制定全市疫情防控方案,并对疫情值班、物资储备、技术培训和流调相关工作做了安排部署。1月22日,中心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通报全国全省疫情概况,就中心的防控工作做了专题安排,并重点就春节假期的防控工作做了重点强调,要求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肃纪律,狠抓落实,大力提升快速反应能力,中心领导班子、重点科室节日期间不休息,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1月24日、25日,中心党委两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的重要指示,要求中心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坚决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中心全面进入战备状态,坚决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中心各项防控措施的指挥调度。
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疫情应对能力。为切实加强基层防控工作能力,1月17日市疾控中心组织各县区疾控中心分管领导、新型冠状病毒监测和实验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具体业务人员共300余人参加了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疫情防控工作视频培训;1月18日,中心组织流调队员就疫情现场处置进行了桌面推演。1月23日,组织举办了防控工作培训班,通报了全国全省和我市疫情概况,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可以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诊疗方案和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了各县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能力,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切实加强疫情研判,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心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1月8日,中心组织流行病学、卫生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召开了全市重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会议,重点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进行了分析研判。认为随着春节临近,人口流动性增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输入性风险,并对下一步防控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议。1月25日,中心会同省疾控中心专家就我市确诊病例进行会商,进一步追溯发病源头,探讨传播途径等问题。会商时,市委书记王玉君亲临会商现场,对全市的防控工作进行了指导。同时,中心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切实加强了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对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及时报告、及时诊断,杜绝漏报、迟报和瞒报现象发生。
1月22日,根据市卫健委安排,在全市正式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截至1月25日,全市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确诊病例7例。
加强技术方案、人员、物资储备,做好应对更大疫情的各项准备工作。1月20日,中心陆续制定下发了《临沂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预案》、《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技术方案,抽调4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4支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会同县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切实加强县区疾控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市卫生健康委的安排,市疾控中心组织对六个县区疫情防控准备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1月26日,中心派出2支技术指导队对郯城、莒南两县区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技术指导。1月26日中心全体人员取消休假,全员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认真做好疫情处置、重点人群管控和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为切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根据市卫生健康委的安排,密切跟踪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的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对有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人员采取了医学观察措施。截至1月25日24点,中心流调队共出动流调队员30余人次,调查处置疫情5次,对报告的7例确证病例、70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标本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35例可疑病例进行了追踪筛查。为切实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控,目前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认真开展了武汉归来人员摸排工作,对排查出的人员进行健康随访,对随访发现有相关症状的人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为及时确诊可疑病例,1月16日起,中心安排检验技术人员分班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及时对县区送检的标本进行检测,为及早采取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截至1月25日,中心实验室累计检测各类标本151人份,其中阳性8份。
10-15 来源:未知
01-12 来源:未知
01-25 来源:未知
03-30 来源:未知
05-31 来源:网络整理
06-04 来源:网络整理
06-05 来源:网络整理
06-11 来源:网络整理
06-22 来源:网络整理
06-24 来源:网络整理